【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8-11-04    作者:    来源:    点击量:4515   分享到:

image.png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钱金库 张蓉 袁渺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果转化是生产力发挥实效的“最后一公里”。自2016年陕西省颁布实施《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得到有效政策支撑,产学研协同加快转化。

在我国西藏和青海盐湖地区,蕴含着丰富的卤水锂资源。去年年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用自主研发的固向离子束缚技术,解决了在卤水中提取电池级碳酸锂的世界级难题。如今,膜分离技术在青海盐湖提锂项目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科研技术成果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化。

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张涛:“新建一万吨碳酸锂项目已经得到青海省政府批复,其中一期5000吨碳酸锂项目,可以在年底之前完成安装调试,达到稳定生产的条件。”

王磊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十多年前留学归国后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致力于“膜分离”技术的探索应用。虽然这项共性技术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但多年来,相关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却成为制约王磊团队发展的一大困扰,直到《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政策的出台,让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一政策被科技界称为“陕九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磊:“‘陕九条’的出台,明晰了里面知识产权的归属,研发团队最多能占到90%,这个份额已经很大了,足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像现在我们以知识产权作价去参股,使得我们获得的知识产权的成果能够立刻在公司进行创新创业。”

在“陕九条”的政策框架下,王磊团队在学校成立研究院进行技术开发,同时组建公司实现技术转化,搭建了一条“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资本运用”的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新链条。

除了建立市场导向的成果定价机制,允许科技人员持有股份,赋予科研团队对接市场的自主权外,建立军民人才双向流动的“人才池”,允许科研人员在创业过程中的身份流动,这些利好政策也推动着军工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西安瑞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来自中国电科20所的尹恩怀团队,自主研发的“结构电路一体化3D打印机”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年产值将达到千万元。正是因为“陕九条”中“人才池”机制的实施,让尹恩怀可以轻装创业。

西安瑞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恩怀:“‘人才池’给我们这些想创业,但是不敢走向创业这条路的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职离岗创业,保留人事关系三年,这样解决了我们后顾之忧的话,我们直接八个人团结一致,就出来创业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党委书记赵鸣:“建立一种宽松的创业的生态,让更多的点子,科研成果变成一种实业,实体,去推动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让研究所的这些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成果优势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陕九条”的推动下,多年来横亘在科研机构与市场之间的制度壁垒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实业。2017年,全省技术转移交易额突破了922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陕西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军:“通过‘陕九条’的实施,有效地探索出一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进一步激励了广大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动力和活力,鼓励科研人员更多的投入到我们经济社会的主战场。”